闲居古诗赏析_闲居 司马光 赏析

日期: 栏目:文学百科 浏览:137 来源:tugaga

闲居古诗赏析_闲居 司马光 赏析

<<九日闲居>>

晋朝:陶渊明

余闲居,爱重九之名。秋菊盈园,而持醪靡由,空服九华,寄怀于言。

世短意常多,斯人乐久生。

日月依辰至,举俗爱其名。

露凄暄风息,气澈天象明。

往燕无遗影,来雁有馀声。

酒能祛百虑,菊解制颓龄。

如何蓬庐士,空视时运倾!

尘爵耻虚垒,寒华徒自荣;

敛襟独闲谣,缅焉起深情。

栖迟固多娱,淹留岂无成。

<<九日闲居>>古诗简介

感伤之情。开头写出了自然给人间带来的温馨,接着写了重阳节的美好气候和物候;下面点出酒与菊,有菊而无酒,依然是以诗赋深情。全诗融写景、抒情、说理为一体,语言遒劲新巧,词简意丰,体现了陶诗自然流走的特点。

<<九日闲居>>翻译/译文

小编闲居无事,颇喜"重九"这个节名。秋菊满园,想喝酒但没有酒可喝,独自空对着秋菊丛,因写下此诗以寄托怀抱。

人生短促,忧思往往很多,可人们还是盼望成为寿星。

日月依着季节来到,民间都喜欢重阳这好听的节名。

露水出现了,暖风已经停息。空气澄澈,日月星辰分外光明。

飞去的燕子已不见踪影,飞来的大雁萦绕着余音。

只有酒能驱除种种忧虑,只有菊才懂得益寿延龄。

茅草屋里的清贫士,徒然看着时运的变更。

酒杯积灰,酒樽也感到羞耻;寒菊空自开放,也让人难以为情。

整整衣襟,独自个悠然歌咏,深思遐想勾起了一片深情。

盘桓休憩本有很多欢乐,隐居乡里难道就无一事成!

<<九日闲居>>注释

⑴爱重九之名:农历九月九日为重九;古人认为九属阳之数,故重九又称重阳。"九"和"久"谐音,有活得长久之意,所以说"爱重九之名。"

⑵醪(láo):汁滓混合的酒,即浊酒,今称甜酒或醪糟。靡(mǐ):无。靡由,即无来由,指无从饮酒。

⑶服:用,这里转为欣赏之意。九华:重九之花,即菊花。华,同"花"。

⑷世短意常多:人生短促,忧思往往很多。这句本<<古诗十九首>>其十五"生年不满百,常怀千岁忧"之意。

⑸斯人:指人人。乐久生:喜爱活得长久。

⑹依辰至:依照季节到来。辰:指日、月的衷会点。<<左传-昭公七年>>:"日月之会是谓辰。"

⑺举俗爱其名:整个社会风俗都喜爱"重九"的名称。魏文帝曹丕<<九日与钟繇书>>说:"岁往月来,忽复九月九日。九为阳数,而日月并应,俗嘉其名,以为宜于长久,故以享宴高会。"

⑻露凄:秋霜凄凉。暄(xuān)风:暖风,指夏季的风。

⑼气澈:空气清澈。天象明:天空明朗。

⑽"往燕"二句:南去的燕子已无踪影,从北方飞来的大雁鸣声不绝。

⑾祛(qū):除去。

⑿制:止,约束,节制。颓(tuí)龄:衰暮之年。

⒁空视时运倾:指易代之事。空视:意谓白白地看着。时运:时节,这里指重九节。倾:斜,引申为转迁的意思。

:饮酒器,指酒杯。因无酒而生灰尘,故曰尘爵。罍:古代器名,用以盛酒或水,这里指大酒壶。此句意本<<诗经-小雅-蓼莪>>:瓶之罄矣,惟罍之耻。

⒃寒华:指秋菊。徒:徒然,白白地。荣:开花。

⒄敛(liǎn)襟(jīn):整一整衣襟,指正坐。谣:不用乐器伴奏的歌唱。<<诗经-魏风-园有桃>>:"心之忧矣,小编歌且谣。"毛传:"曲合乐曰歌,徒歌曰谣。"这里指尘缺升作诗。

⒅缅(miǎn):遥远的样子,形容后面的"深情"。

⒆栖迟:隐居而游息的意思。栖,宿;迟,缓。

⒇淹留岂无成:反用<<楚辞-九辨>>"蹇淹留而无成",意谓长期隐退,难道就一事无成!淹留:久留,指长期隐退。

<<九日闲居>>创作背景

明也不推辞,开怀畅饮,饮则醉,醉则归,不拘礼仪,颓然自放,表现了他不受拘束,纯任自然的天性。这首诗根扮凯据其小序中所说的情形来看,与此诗中所叙之事略同。考王宏为江州刺史始于晋安帝义熙十四年(418年)。此诗当作于晋恭帝元熙元年(419年)或之后,时陶渊明已过五十五岁。

<<九日闲居>>整体赏析

饮菊花酒的习俗,据说如此可以延年益寿,<<西京杂记>>云:九月九日佩茱萸,食蓬饵,饮菊花酒,令人长寿。然而这一年的重九,在陶渊明的宅边,虽然有一丛丛颜色各异的菊花,然苦于无钱沽酒,只能空食菊花。古人视菊为一种高雅而有气节的花卉,因她开在众芳凋落的'秋天,故屈原就有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话,这里小序中所说的九华也就是指菊花,诗人有菊无酒,遂产生出无限感慨。

白驹过隙,正由于其为极暂短的一瞬,故人们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烦忧顾虑,也导致了人们企慕长寿永生的祈求。一年一度的重阳佳节按着时序的推移又来到了,人们之所以喜爱这个以九命名的节日,因为九与久谐音,所以对它的喜爱正体现了对长生的渴求。这里举俗爱其名与小序中的爱重九之名一致。世短意常多一句炼意极精,宋代李公焕在<<笺注陶渊明集>>卷二中认为此句是古诗人生不满百,常怀千岁忧两句的浓缩,体现了陶渊明驾驭语言的本领。

,而为何小编这隐居的贫士只能让重阳佳节白白地过去!酒器中空空如也,积满灰尘,而秋菊却在篱边空自开放。这里描写了一幅天朗气清的深秋景象,与诗人自己贫寒潦倒的处境正成鲜明对照,自然景象的美好反衬出诗人心绪的寥落,大好的时光在白白消逝,盛开的菊花也徒自争艳,诗人于是感慨系之。

来解此诗者就以为陶渊明在此中暗寓了他对晋宋易代的悲愤,借此表示了对前朝的留恋,并有志于恢复王室之事。空视时运倾一句中也系有感于时事的倾覆,尘爵二句则表达了愿安于时命,自保贞心的愿望。最后所谓的淹留岂无成,即暗指自己所以羁留人间是由于还抱着复国的希望,等待一展宏图的机会。这种说法自然也不无道理,自来论陶诗的人也曾指出过陶渊明并非浑身是静穆,而是一个颇有感时伤世之情的人。龚自珍就说他莫信诗人竟平淡,二分<<梁甫>>一分<<骚>>(<<己亥杂诗>>)。考此诗序中所谓寄怀,诗中所谓深情,都似乎确有所寄托,以此推断,可能此诗确有寓意。鲁迅评陶潜说:于朝政还是留心,也不能忘掉'死',这是他诗文中时时提起的。(<<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>>)此诗即体现了他对政治和生命两方面的认识。

然流走的特点,其中某些句子凝练而新异,可见陶渊明铸词造句的手段,如世短意常多、日月依辰至及酒能祛百虑,菊解制颓龄等虽为叙述语,然遒劲新巧,词简意丰,同时无雕饰斧凿之痕,这正是陶诗的难以企及处。

陶渊明(约365年—427年),又名潜,字元亮,号五柳先生,私谥"靖节",汉族,浔阳柴桑(今江西省九江市)人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、文学家、辞赋家、散文家。

曾做过几年小官,后因厌烦官场辞官回家,从此隐居,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,相关作品有<<饮酒>><<归园田居>><<桃花源记>><<五柳先生传>><<归去来兮辞>>等。

闲居在家,无人来访。主困仆倦,雨草繁多。最后一衡绝句特别好,借景抒情,意境优美,个人理解:等待时机,重咐哗姿登朝堂。(如有不对,只作儿芦搭戏)

一场春雨过亏空后,野草蔓生;喻指改革派得到皇核团帝的支持而疯长。同时,销氏瞎野草在古诗中又是凝愁的意象,诗人以此表达无可奈何的感叹和对国事日非的忧愁。

,哈哈。

以上就是久久游戏网小编大虾米为大家整理的闲居古诗赏析_闲居,司马光,赏析相关主题介绍,如果您觉得小编更新的文章对您有所帮助,不要忘记讲本站分享给您身边的朋友哦!!

Page:

评论留言

我要留言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